桦甸融媒
  • 客户端下载

【江城日报】桦郊乡棚膜经济年收益突破千万元

时间:2025-03-28 16:03:21 来源:江城日报

分享到:

“一栋大棚就是一个聚宝盆啊!”开春以来,沙河子村村民王德宝的10余栋大棚小叶菜成了当地商贩的新宠。背靠桦甸市区几大农贸市场,王德宝种的小叶菜每天都有上千斤的销量。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桦甸市桦郊乡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一座座标准化温室大棚在各村落地生根,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去年,该乡棚膜经济实现收益1157万元,同比增长29%。

王德宝的蔬菜大棚就是在桦郊乡棚膜经济热潮中发展起来的。目前,该乡已发展大棚530栋,棚室面积达413亩,通过生态采摘等多元增收模式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土地产出和经济收益。在发展过程中,王德宝不断丰富品种、合理倒茬,大棚种植白菜、香菜、茼蒿等叶菜品种多达10余种,这些生长周期不同的品种互相搭配,多的一年可收获4茬—5茬,少的一年也有2茬—3茬,不仅满足了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也保证了园区一年四季有菜出有钱赚。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小叶菜品质的要求,园区严格按照绿色标准进行种植,下菜时认真处理,以净菜的标准上市。一年下来,王德宝的收入可达四五十万元。

目前,在该市平安村的食用菌大棚内,清棚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一些中低温食用菌种类因温度偏高、菌段营养耗尽而不再出菇,工作人员正忙着清除棚内的废菌棒,并对温室进行晾晒和灭菌消毒,为4月新菌段入棚创造良好环境。

据介绍,在桦郊乡政府的推动下,2020年,吉元土产与平安村签订10年租赁协议,建起35栋温室大棚,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木耳产业。该项目不仅使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多元,还带动150多名脱贫户及村民就业。最近两年来,平安村继续投入衔接资金,新建食用菌大棚63栋、菌段养菌室2个,每年租金增加村集体收入8.19万元,带动就业25人。

“桦郊乡棚膜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和果盘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桦郊乡乡长郑世杰表示,他们将坚持把发展棚膜经济作为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推动棚膜经济向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发展。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洪通讯员 刘艳


来源:江城日报

编辑:田馨月

初审:陈德

复审:杨雪冰

终审:曹铁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