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英雄——郭池山
时间:2024-11-09 10:51:46
来源:fish
抗联英雄——郭池山
作者 张家彬
我学生时代,曾在老金厂生活十几年,耳濡目染了许多抗联故事。尤其对第一路军传奇人物郭池山的事迹充满兴趣。如今每当回到老金厂,心中都感慨万千。可以说故地重游带来的复杂情感,但更多的是对抗联那段烽火岁月的无限追忆。年少时的我,与抗联是那么近,简直是在历史时空中相遇。长大后蓦然回首,往日游玩的很多地方竟是曾经血与火的抗日战场。
郭池山是朝鲜族,自幼成长在延吉县八道沟一个穷苦农民家庭。青年时期,亲历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毅然走向抗日救国道路。1931年7月,郭池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吉地区带领贫苦农民与日本殖民统治作斗争。1934年,郭池山迎来他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这一年他参加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一团,实现了从地方党员干部向救国军人的转型。1936年3月“迷魂阵会议”后,郭池山随新编成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转战安图、和龙、敦化、桦甸、抚松、长白等地。1938年秋,郭池山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二军军需部长。后到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身边工作。

1938年,郭池山跟随魏拯民来到桦甸县东部山区活动。为了搜集有价值的军事情报,郭池山在桦甸县夹皮沟东南20公里处的金银别河口、小河沿沟西岔的岗梁上,建立了金银别小北沟密营。除此之外,他还在夹皮沟其他地区,也建立了多座密营,这些地方,被称为“郭池山密营群”。这些密营通常设在日军必经之路两侧的山林中,方便捕捉日军动向和及时掌握日军兵力出动情况。他时常以农民、猎户、挖金人、采药人的身份做掩护,巧与敌人周旋,无数次躲过敌人追捕,为抗联提供数百次有价值的情报,深受杨靖宇、魏拯民信赖。他战斗时勇猛果断,执行任务时胆大心细,平常生活中待人友善,在一路军中声誉极好,指战员们亲切地称呼他“郭副官”。
1938年至1940年间,郭池山在魏拯民带领下,在夹皮沟地区悄无声息地开展对伪军的争取工作。曾与头道溜河、会全栈等地伪军连长建立联络关系,以“家理教”的身份互相往来,从伪军那里得到不少重要情报和急需物资。在郭池山影响下,一部分当地伪军暗中支持抗日斗争。与此同时,郭池山深入矿工内部,进行宣传鼓动、讲述抗日救国道理,秘密发动爱国矿工进行反日斗争。
在形势最紧张的时刻,金矿区一间外包工房,竟然被改造成抗联将士的养伤所。郭池山在夹皮沟期间,与当地支援抗联的百姓陈德寿、张忠胜,地方工作人员徐某等建立了深厚友谊。
1941年1月20日,魏拯民病逝后,郭池山带领最后十余名战士在夹皮沟地区坚持活动7个月,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生存环境,成为东南满地区最后一支坚持抗争的队伍。郭池山的抗日足迹,遍布夹皮沟的山山水水。他在抗日斗争中的传奇经历、杰出贡献、坚定信念、忠实品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1943年的一场战斗中,郭池山不幸中弹牺牲,他的鲜血洒在了珲春大地。想到这里,我满怀敬意地为郭池山副官写下一首短诗“金银壁岭漫无边,抗联副官威名传。吊水湖畔游故地,不忘英雄郭池山”以此铭记,缅怀这位抗联第一路军传奇人物。
复审:杨雪冰
终审:曹铁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