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我市将在保持经济赶超势头上再攻坚突破,稳工业、抓项目、兴产业、扩内需,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坚持工业立市。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监测分析,强化政策要素配给,专班破解瓶颈难题,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支持白山电厂上争发电指标,持续做大税源总量。鼓励汇金钙业新上麦尔兹双膛窑生产线,实现工艺改良、降本增效。加快圆方机械“智改数转”进程,抢占国际半轴产品高端市场。推动成大弘晟页岩油扩能增产,稳步壮大油页岩产业规模。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
强化项目支撑。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主要牵动力,以培育项目增量做大经济总量。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春季开工项目不少于25个。重点推进乡村振兴光伏、年产10万吨白桦树汁等项目开工建设,万亩粮田1亿穗鲜食玉米、优而康榛芯食品加工项目竣工投产。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主导产业、重大基建、民生工程,全力谋划一批利当前、谋长远、启动快、收益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储备重点项目70个以上。做好前期经费保障和可研论证,狠抓项目包装和专班争取,重点抓好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等57个项目包装申报,进一步加大跑部进省力度,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惠及我市。紧盯项目立项、选址、土地预审等环节,聚焦金融、用工、环保、水电气热等要素,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积极抢抓全球吉商大会、东北亚博览会、进博会等活动契机,精准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狠抓招商项目“落地率”,形成大项目连绵不断、好项目接连成串的生动局面。
推动产业升级。继续围绕“四个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加快建立极具辨识度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开展旅游百亿级产业攻坚行动,全力打造“长白山旅游服务中心城市”“长白山下最美驿站”。推动松花湖(桦甸段)至长白山水上航线、南楼山景区旅游综合开发、黄金博物馆、120米射电雷达系统科普研学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持续构建“桦甸味道”“桦甸美宿”“桦甸礼物”“桦甸节庆”特色旅游产品矩阵。继续办好第20届白桦节系列活动,全年力争接待游客量达到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支持出彩农业开辟大豆高端健康食品新赛道,推动坤合食品、金牛牧业、白云生态食品等企业深加工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做好增值文章。紧盯自然保护地政策落地契机,充分释放金、铁、钼等矿产资源潜力优势,有序推进中金夹矿资源整合,支持鸿博钼矿提能增效,推动建龙矿业、郝吉矿业等一批重点矿山企业加快复产,坚决端好矿业经济“金饭碗”。加快清洁能源产业的前瞻布局,力争木其河抽水蓄能尽早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全力盘活西金沟电站,打造新质生产力。
释放消费活力。进一步优业态、提规模、聚人气,积极挖掘消费新增长点,活跃房地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全年开展促消费活动60场次以上。持续抓好企业“月度入库”,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2%以上。培育壮大新电商市场主体,鼓励引导传统企业发展直播带货、智慧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力争全年完成网络零售额35.2亿元,增长10%以上。支持金盟农业等域内出口企业“扬帆起航”,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
记者:陈 德
初审:陈 德
复审:杨雪冰
终审:曹铁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