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魏拯民率第二军第四师与总部警卫旅分开活动,继续在桦甸、敦化一带开展游击战争。6月中旬,魏拯民率第二军第四师与第二军第五师、第五军第二师陶净非部胜利会师。
杨靖宇率抗联第一路军总部警卫旅和少年铁血队与第二军第四师分开活动后,1936年6月,在桦甸县老营沟口战斗中,杨靖宇不幸腿部受伤。1939年9月,杨靖宇伤愈后,率警卫旅和少年铁血队到松花江东岸桦甸县境内的荞麦楞子进行休整。9月30日,杨靖宇率军部警卫旅到达桦甸头道溜河,与魏拯民及第一路军军需处长全光、警卫旅长方振声等会合。
从1939年秋季起,日伪把讨伐的重点从三江地区转移到南满地区,妄图消灭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对抗联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常年生活在原始森林里,陷于极度困难之中。为应付这一严重局面,1939年10月1日至5日在桦甸县头道溜河满军兵舍,杨靖宇、魏拯民召开中共南满省委、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主要领导会议,即第一次头道溜河会议,全光、韩仁和、方振声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析了形势,研究了对敌斗争策略。为保存实力,避免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把一路军划分为若干小分队,实行分散游击的战术。会后,杨靖宇率军部警卫旅等部迂回转战于濛江、金川、通化、辉南等地,牵制敌人主力,以便于一路军各小分队分散出击。魏拯民留在桦甸境内,指挥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从1939年10月起,日军调集30万兵力在临江、辑安、濛江、抚松、桦甸、延吉等县围剿东北抗联,把杨靖宇及其警卫旅包围在原始森林中,企图活捉杨靖宇。敌人从叛徒口中知道了抗联的活动规律,掌握了杨靖宇及其抗联部队的一些重要军事机密,所以从1939年底至1940年初,杨靖宇所率部队一直深陷在敌人的重围之中。杨靖宇率领抗联将士在无衣、无食、无外援的情况下,巧妙地袭击敌人,与日寇在深山老林里周旋。1月21日,警卫旅第一团参谋丁守龙在濛江县马架子战斗中负伤被捕后叛变,向敌人全盘供出杨靖宇所部的军事行动等重要机密。日寇根据丁守龙的供述,立即调集4万大军,由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坐镇指挥,在飞机的配合下,向杨靖宇所部展开疯狂“围剿”。2月初,杨靖宇率小分队在今靖宇县大青沟一带按约定前往西排子与伊俊山会合,这时杨靖宇身边的特卫排长张秀峰投敌叛变,向敌人供出杨靖宇的行踪。2月15日清晨,敌人在濛江县五斤顶子西北发现杨靖宇的足迹,此时杨靖宇的两名警卫员外出寻找粮食,杨靖宇孤身一人双手使枪,智斗600多人的日伪“讨伐队”,毙敌一人,伤敌六人,成功地甩掉了敌人,在战斗中杨靖宇左手受伤。2月18日,杨靖宇派出寻找粮食的警卫战士聂东华、朱文范在濛江县大东沟附近被敌人发现,朱文范、聂东华与敌人激战半个小时,壮烈牺牲。敌人在烈士身上搜出杨靖宇的印鉴,确定杨靖宇就在附近,立即增加兵力,缩小包围圈,封锁交通,切断粮道,通告附近村民:进山打柴不准带午饭。
2月23日午后3时,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村西南的三道崴子遇到伪牌长赵廷喜等4个打柴人,此时杨靖宇已经数日完全断粮,身染重病,衣服和鞋破烂不堪。杨靖宇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拿出钱请他们帮助买粮食、棉衣和棉鞋。赵廷喜等答应了杨靖宇的要求,但是,在返回的途中,赵廷喜将这一情况报告了保安村伪警察分所。敌人断定此人就是杨靖宇,立即派“讨伐队” 出击,在490高地附近的三道濛江河边将杨靖宇团团包围。杨靖宇手使双枪与敌人激战约20分钟,午后4时半,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送到新京保存。日寇推断杨靖宇缺粮已有半月,断粮在五日以上,能够在深山老林零下4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杨靖宇的尸体送到县医院解剖。杨靖宇的肠胃中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在场的中国护士禁不住流下了热泪,日伪人员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牺牲后,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承担了全面指挥第一路军的重任。1940年3月15日,在桦甸县头道溜河,魏拯民主持召开了中共南满省委和第一路军领导干部会议,即第二次头道溜河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光、朴得范、韩仁和、金在范、徐哲、陈秀明、金广学、黄海峰等。会议首先对杨靖宇司令员壮烈牺牲表示沉痛哀悼,魏拯民说:“杨总司令为革命事业艰苦卓绝地奋斗了一生。他的全部生活是党的生活,他没有个人生活。杨总司令是被日本帝国主义强盗杀害的,这一笔血海深仇,我们一定要让敌人用血来偿还!靖宇同志生前没有完成的事业要由我们来完成。到胜利的那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无愧于心地在靖宇同志墓前说:杨靖宇同志,我们在你之后,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魏拯民带领干部战士庄严宣誓:“为了祖国人民,为了杨总司令,我们第一路军全体战士,紧密团结,坚决继承杨靖宇的事业,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奋战,克服一切困难,一定把鬼子赶出去!”会议传达了中共吉东省委、北满省委在中苏边境召开的代表联席会议精神,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结和讨论了地方工作及军事斗争与党的工作关系等问题,研究了党的工作和一路军今后的战略部署。
因警卫旅旅长方振声在桦甸被日伪逮捕,会议决定由朴德范任警卫旅旅长。
会议还决定:抗联一路军主力部队进军长图线以北,在穆棱、五常、宁安、汪清等地坚持小部队分散游击;会议还根据党的地方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地方工作十分薄弱的实际情况,决定从部队抽调干部,恢复和开辟地方工作,派金在范等五人到以延吉为中心的东满地区在工农和学生等阶层开展群众工作;由金广学负责以桦甸县为重点的桦磐地区工作。会议决定派第一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陈秀明为联络员赴苏联,以求通过苏联的帮助,恢复同中共中央的联系。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共产党桦甸历史第一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桦甸市委党史研究室/著2008年8月
来源:中国共产党桦甸历史
编辑:臧鸿薇
初审:陈德
复审:杨雪冰
终审:曹铁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