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桦甸】文心读书——故乡的土地
时间:2024-12-07 09:18:27
来源:桦甸融媒
书香桦甸,文心读书,听有温度的声音,了解本土文化,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本周与大家继续分享“辉发河周末原创”优秀作品:李玲 故乡的土地
故乡的土地
作者/李玲

我的故乡在美丽的小城桦甸,山清水秀,民风敦厚朴实。村子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村子很静,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可以听到山风吹动枝丫的声音。村子很宽敞,每条路的尽头都连着人家,无论怎么走,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过去,村里是土路,下了雨,到处都是泥泞;刮了风,满天都是尘土;下了雪,更是几天甚至更久都没有车走进村里的印记。那时候,每家每户的生活都很拮据,可是,心和心却是挨着的,而且靠的那么近。虽然平时没什么过多的往来,可是,谁家要真是有个什么大事小情,村子里的人是真的尽力去帮。我在村子里生活了二十几年,离开村子的时候,也快三十岁了。那时候就觉得村子里的人真好,像土地一样,既朴实又厚重,既能承受又干干净净,心里由衷地感动!

小时候,常常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到山上或者田野里采蘑菇、挖野菜。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像个泥猴子一样,浑身脏兮兮的,甚至有时候衣服还会被枝条刮出几道口子来,回家免不了讨顿母亲的骂,可是等衣服缝好了,还是不长记性地疯跑。
母亲的爱是宽容的,即使孩子调皮了,引来的不过是几句絮絮叨叨的骂声而已。父亲则不然,严厉而有威信,像个领路人,也像个船长,把方向清清楚楚地指给你,不容许你走错。记得有一次,和小伙伴在菜地里玩儿,忘了当时出于什么原因,把刚长出来的小茄子给摘下来好几个。结果让父亲知道了,当天晚上,父亲拿着他平时赶牛用的鞭子,满眼严厉地站在屋里,指着我吼道:“是不是你摘的茄子!刚长出来的茄子能吃吗!你这就是祸害人!看我不打死你!”说着就把鞭子举了起来。那晃动的长鞭子,就像吐着信的大蛇,吓得我瑟瑟发抖,接着,父亲又问了一句:“说,下次还敢不敢祸害人了?”我望着父亲板着的脸和手里晃动的鞭子,满眼泪水,结结巴巴地说:“我不敢了,再也不敢了。”虽然,我没有挨父亲的鞭子,可是这件事却让我记忆犹新,从那以后,我没有再犯过同样的错误。

长大了之后才明白,当年父亲的严声厉色不单单是对我的教育,更是父亲对土地的热爱与尊重。父亲珍惜来自土地给予的一切,更感恩土地所馈赠的一切。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里是靠着父母种地的微薄的收入支撑下来的。还记得上中学,赶上青黄不接的时候,父亲就要去村里的亲戚家借钱,给我准备学校的生活费。学校的老师也常常把女儿的衣服送给我穿,还给我学习资料。每当想到这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心里总是暖暖的,充满了幸福感。是父母给了我生命、呵护与爱,是老师给了我方向和改变命运的机会,更是这方土地滋养了我的人生。纵使是那样的贫穷,却也生活的很知足,很充实,因为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跳动。
可是,最近的几年变了。村子的土路没了,换成了水泥路,更宽敞了。村子里的人也陆陆续续地搬进了城里:有的是进城打工,也有的是给儿女买了房。这下子,村子里更加安静了,静得仿佛村头落地一根针,村尾都听得到。
父母仍旧种着地,守护着这片青山绿水,一年又一年,仿佛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
编辑:赵硕
初审:陈德
复审:杨雪冰
终审:曹铁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