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宣传知识
时间:2024-12-05 14:06:14
来源:桦甸市公安局
艾滋病日一般指世界艾滋病日。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由于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是于1981年12月1日诊断出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病人及HIV携带者都是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HIV作用于人体免疫细胞,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并发严重感染和肿瘤。潜伏期短至数月,长达数年。
感染初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肌肉酸疼等症状,约两周后症状消失,进入无症状期,此时可伴有全身淋巴结反复肿大。发病期可以出现全身的症状,发热,盗汗,厌食,并逐渐侵袭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粘膜,眼部等,可继发肿瘤,严重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艾滋病危害大、死亡率高,不可治愈。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需终身规律服药,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
艾滋病可预防可治疗但不能治愈,关键是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组织渗出液这几种体液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1.性传播: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越大。
2.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传给子代的方式。
3.血液传播:输入感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
在预防艾滋病“ABC”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策略和全球艾滋病防治实践,我们提倡预防艾滋病“1A、2B、3C、4D”原则。
Abstinence(禁欲):未成年人不要发生性行为,青少年要尽可能延迟第一次性行为的时间,成年人推迟下一次性行为。
2B:Be faithful,Be responsible
Be faithful(忠诚):指夫妻双方或者性伙伴双方要互相忠诚,不与对方外的第三者发生性行为。
Be responsible(负责任):指对发生的性行为能够负责,发生的性行为对身体和心理、现在和未来、他人和社会都不会造成伤害。
3C:Concept,Condom,Consulting and Testing
Concept(观念):主动学习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拒绝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
Condom(安全套):发生性行为时要使用安全套。如果与夫妻或固定性伴外的第三方发生性行为,坚持每次都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确保性行为安全。
Consulting and Testing(咨询和检测):发生易感染危险行为后主动到疾病控制机构、医院进行咨询,对发生的行为进行评估,主动要求进行艾滋病检测或开展自我检测。
Drug post-exposure prohylaxis(暴露后药物预防),Drug pre-exposure prophylaxis(暴露前药物预防),Drug Antiretroviral therapy(抗病毒药物治疗),Disease treatment(治疗性病等疾病):准备或发生高危行为前后,及时服用阻断药,如果感染病毒及时治疗,使用抗病毒治疗提高未来生活质量。
各区疾控中心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提供艾滋病检测。
如果到医疗机构检测不方便,还可以通过网上或线下药店购买HIV自检试剂,可关注微信小程序“e检知”进行免费自愿检测。需要注意自检属于初筛检测,自检结果阳性并不能确定一定感染了艾滋病,一定要及时到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接受进一步的确证检测(确证检测的原理和初筛检测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