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融媒
  • 客户端下载

书香桦甸丨文心读书——国庆献礼:“献给祖国,一曲生日的颂歌”

时间:2024-09-29 08:40:27 来源:桦甸发布

分享到:

主播:桦甸融媒综合广播 文心

国庆献礼


国庆临近,各地节日气氛逐渐浓郁起来,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日,我们的祖国母亲也将迎来自己的第75个生日。75年来,中国经历了沧桑巨变,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正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不少人好奇我们国家的国庆节是怎么来的,今天文心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庆节的由来和历史。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一天,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为了纪念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每年的10月1日,全国各族人民都会以各种方式热烈庆祝祖国的生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庆期间,各地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如阅兵式、群众游行、文艺演出等,展示国家的发展成就和民族的团结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庆典。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国庆节的由来和演变。

在这个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伟大祖国的生日——国庆节。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文心读书栏目想以一篇美文—“献给祖国,一曲生日的颂歌”为题,向亲爱的祖国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祖国,您是一幅壮丽的画卷,五千年文明史,如长江黄河般源远流长。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璀璨的唐诗宋词,从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您以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书写了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过去,心潮澎湃;展望未来,信心满怀。

祖国,您是一首激昂的赞歌,每当国歌响起,我们心中便涌起无限的自豪与敬仰。您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却始终屹立不倒,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谱写着民族复兴的壮丽诗篇。您的儿女们,无论身在何方,都心系祖国,为您的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祖国,您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广袤的土地上,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从东北的黑土地到南疆的红土地,从东部的繁华都市到西部的广袤草原,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人民的梦想与希望。我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收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愿化作一只白鸽,飞越千山万水,将祝福传递给每一个角落。愿祖国母亲永远繁荣昌盛,愿人民幸福安康,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祖国,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在这个国庆节之际,让我们共同祝愿您,生日快乐,永远辉煌!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赵楠楠
初审:陈德
复审:杨雪冰
终审:曹铁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