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融媒
  • 客户端下载

我在边疆望北京(第4季)丨春回大地,幸福村里“村”光正好!

时间:2025-03-08 09:26:30 来源:云新闻

分享到: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边疆脉动,心向北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边疆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边防巩固安宁的大好局面,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今年全国两会上,乡村全面振兴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1月,《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印发;2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3月,“乡村振兴”再次成为全国两会热点话题……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

今天,我们把镜头投向祖国的8个边疆省区,这一幅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幸福画卷——正是,幸福村里,“村”光正好!

在云南德宏州芒市芒海镇赖南村委会赖南一组,村民们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辣椒,自己既能到合作社务工,还能学技术自己种。如今,一大批农户通过种植辣椒盖起了新楼,开上了小轿车,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火红的辣椒映衬着蓝天白云、村庄农舍、青山绿水,勾勒出了一幅村净、人和、景美、业兴的和美乡村画卷。

在内蒙古达茂旗西河乡西河村,自从实施了“统养共富”富民项目,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有了“优解”路径,把规模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持续打造家门口的共富工坊,实现了集体和农牧民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如今的西河村,人居环境优美宜居、村民安居乐业……处处展现着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

在辽宁鞍山海城市温香镇新立村,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温暖湿润,各类蔬菜正蓬勃生长,农民们正穿梭在一排排整齐的植株中精心打理秧苗。为了提高农户种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当地为蔬菜种植户们提供了技术培训、种植管理、免费检测、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不仅让农户没了后顾之忧,更为他们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在吉林珲春市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荣疆青年之家”党团合作室的志愿者们正各司其职,有的在直播带货、有的在打包、有的在整理订单……村里按照“青年+乡村+网络”一体融合的工作思路,从去年10月份开始积极发展电商产业。如今,东阿拉村的农家“好物”正搭乘“电商快车”,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在黑龙江密山市白鱼湾镇湖沿村,炊烟袅袅的渔家小院里,蒸锅里的兴凯湖大白鱼正飘散出诱人的鲜香。从传统渔村到共享农庄,从直播创业到电商培训,从2005年第一家鱼馆开张,到如今形成完整旅游产业链,这个曾默默无闻的渔村,如今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新姿,书写着“湖旅融合”的振兴篇章。

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6年前搬迁到宜景小区的群众,在这里实现了挣钱与顾家两不误。这6年里,他们成功摆脱贫困,一步步走上致富之路,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如今的宜景小区,安置房整齐,绿树摇曳。公共区域里,大爷大妈锻炼聊天,笑声不断;滑梯边,孩子们嬉笑玩耍,纯真笑声回荡。

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增巴村,走出国门的小苹果绿了村庄、富了乡邻,成了乡村振兴路上的大“功臣”。以苹果为代表的纯天然有机水果,既是当地的绿色名片,更是以农业产业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去年以来,增巴村的苹果不仅多批次出口尼泊尔,还打开了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订单越来越多。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幸福镇十一连,3万余亩的枣园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动作娴熟地修剪枣树。近年来,当地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培育创建红枣示范园时,从“重产量”向“重品质”转变,带领村民们共同开启了脱贫致富大门。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均收入都超过4万元,幸福日子有奔头,乡村振兴有盼头。

春和景明万物生

扬帆起航正当时

乡村振兴的春风

吹过边疆多彩的土地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号角已吹响,奋进正当时

让幸福的旋律

在山海之间回荡


来源:云新闻

编辑:刘文博

初审:陈德

复审:杨雪冰

终审:曹铁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