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融媒
  • 客户端下载

“政策+技术”成为桦甸大豆的丰收密码

时间:2024-10-25 15:23:37 来源:桦甸融媒

分享到:

沃野千里,大豆摇铃。在桦甸市公吉乡焕新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豆田里,连片的大豆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粗壮的豆秆上豆荚密实,颗粒饱满。收割机正在其中忙碌穿梭,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装运等作业,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我今年流转了90多公顷耕地,大面积种植大豆有40公顷左右,带状复合种植22公顷,总的来说这两项种植收益都不错。”桦甸市焕新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焕新介绍说。

“政策+技术”是桦甸市大豆种植户的丰收密码。在全市各项大豆种植政策和新技术的鼓励支持下,各乡镇种植大户根据地块情况转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应用新型大豆种植技术,让大豆收成连年增加。

今年的大豆收成让赵焕新对明年的种植有了计划:“我们现在种地环境非常好,市里除了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发放田间手册,还免费提供了根瘤菌肥,还有种大豆的各项补贴,让我们种地越来越有信心。政府支持我们多产多收,来年我准备大面积推广带状复合种植。”

近年来,桦甸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结合大豆单产提升补贴标准,引导扩种大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断强化科技支撑,突出技术引领示范作用,充分挖掘大豆单产潜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如今,大豆已经发展成为桦甸市的特色种植产业之一。“为了做好我市今年的大豆种植推广工作,我们继续深入落实各项补政策贴,并推广耕地轮作项目、根瘤菌剂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方式,保障农民的种植收益和产量。今年我市大豆种植面积达到了10667公顷,总产量超29000吨,预计产值超过1.2亿元。”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王玉琪介绍。



来源:桦甸融媒记者 司长野

编辑:蔡亚含

审:马睿文 陈德

复审:杨雪冰

终审:曹铁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