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7日,共青团桦甸市委为3个道路监测点输送志愿者91名,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服务1000余小时,扫码5000余人次。他们有的是大学生、“00后”,有的是教师、司机。在家时他们是孩子、是父母,他们也是丈夫、妻子,但穿上“红马甲”,他们有了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每天早上7点20分,“红马甲”从四面八方来到桦甸市委门口集合,他们充满青春朝气却不张扬,本可以在家休息却选择挺身而出。穿上了红马甲,套上了防护服,从工装变身“大白”,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转变不仅仅是着装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心态的转变。“00后”志愿者们仿佛一夜长大,退去稚气披上战袍,成为了守护国与家的一代。

“从哪来”、“到哪去”、“请扫码”、“请测温”,青年志愿者们不停地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询问、登记、测温。“内防扩散、外防输入”,隔绝病毒,传递温暖。天气虽冷,但难凉志愿者的热情,车辆虽多,但不会影响志愿者的心态。当我去的时候听到一个年龄偏大的姐姐说:“我让那个孩子进屋暖和一下,手冻得都写不了字了,但她就是不听!”。据不完全统计,3个监测点平均一天需要检测3000余辆车辆的信息。

1月29日晚上21点40分,最后一个道路监测点志愿者们到达市委,这些志愿者在监测点已经站岗超过14个小时,当问及志愿者们累不累时,他们从未抱怨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参与这场抗疫斗争,无疑是一次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青年志愿者陈琳深有感触,“抗击疫情的经历是给我最好的成长礼”。

他们的拼搏和敬业刻画了最美的战“疫”印记。那被口罩勒出一道道痕迹的脸庞,那些趴着或站着就能睡着的“奇怪”睡姿,那些吃了两口就被放下的饭菜...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瞬间,见证了他们的顽强拼搏,也书写了不悔的青春赞歌。
疫情考验初心,团旗彰显担当!截至目前共招募青年志愿者613人,帮助5个乡镇、5个街道、市客运站、3个道路监测点减轻了防疫压力,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全市疫情防控最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抗疫行动践行志愿者的使命。
供稿:团市委
编辑:肖寓隆
编审:谢郑阳 李玉君
总编:于海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