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融媒
  • 客户端下载

文旅桦甸丨粮食安全的守卫者——我的父老乡亲

时间:2021-01-31 18:40:24 来源:桦甸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2006,河南信阳王大湾村,水牛耙地


2010,河南信阳王大湾村,水牛翻地



1994,吉林公主岭市送交定购粮的车队


2005,吉林敦化,人跟着拖拉机跑,这种情况人称“犁后喘”


2007,山东乳山南北山村,极为原始的耕作方式。包干到户后,这里各家各户土地非常零碎,无法使用机械,有些地块连牛都转不开身


2007,山东乳山南北山村,极为原始的耕作方式


2011,吉林桦甸胜利屯,这是在用自行车轮圈制作的器械播撒化肥(底肥)


2011,吉林桦甸胜利屯。播种器里有两个格,一装种子,二装化肥,每按一次,种子化肥就同时下地了


2012,吉林桦甸江沿屯,其实有的农户2012年就用上了新型播种机,但多数农户不认


2011,吉林桦甸江沿屯,播种后打农药,农民叫“打封闭”,即把草杀死在萌芽中


2012,吉林农安县地处平原地区,较早地用上了大型收割机


2019,吉林桦甸。山区农民前些年一直是手割玉米,现在用上了小型收割机


2020,吉林桦甸,这种小型收割机无法与大型的相比,但毕竟也是历史的进步


2019,吉林桦甸胜利屯,多数农户已不再用牛耕地,而用上了这种手扶拖拉机,在耕地同时播撒化肥


2019,吉林桦甸胜利屯,农民用上了新型播种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2013,吉林桦甸,小型玉米脱粒机


2013,吉林桦甸,机械脱粒装车外运


2005,吉林桦甸苏密沟乡水稻收割


2011,吉林桦甸红石镇水稻收割




图片、文字:王景和

编辑:肖寓隆

审:谢郑阳 

总编:于海蛟

微信图片_20210126154830.png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