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融媒
  • 客户端下载

战“疫”征文丨孙宇《使命担当 大爱无疆》

时间:2020-07-06 09:07:59 来源:桦甸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使命担当 大爱无疆

文/孙宇


2020年的开年,在我国公共卫生史上注定是要浓墨重彩书写的一页。在一月初由湖北武汉爆发出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让本应该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变成了无数家庭要送医护亲人到疫情战场的局面。随着疫情防护形势的严峻,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父亲送女儿、丈夫送妻子、女儿送母亲……无数的医护人员从祖国各地奔赴湖北战场。这些白衣天使成为了伟大的逆行者。

比起全国众多在家办公的人员来说,我们医护人员却要坚守岗位,要来到许多人觉得最危险的地方——医院。

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全国许多医务工作者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而在桦甸市中医院,一线阻击疫情的防控战士后面还有一支默默守护其他病患的团队,为了确保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保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平安就是我们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重要任务——我们是那间蓝色病房里平凡的“不凡人”。

血透室,一个特殊的治疗室,一个365天照常运转、病员量不会丝毫因节假日减少的岗位。2020年的春节,我们本来如以往一样忙碌,可突然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这个原本应该喜乐祥和的大年显得更加“特别”。在疫情时期,对于其它科室,患者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减少甚至干脆不必来医院。但我们透析科不同,对于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其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甚至是他们维持生命的唯一生路。每位患者每周平均要来透析三次,每次四个小时,这已经形成规律的治疗方法。但新冠肺炎疫情却是最杜绝人员集中的传染病,如此说来,许多患者进入两难的境地,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治疗。

我们以项主任为首的几个医护人员耐心地和他们解释,告诉他们做好防护是可以避免感染的,可以大大降低危险。况且,如果中断透析治疗,反而会对他们的生命构成巨大风险。他们是相信我们的,几乎没做多久的考虑,他们都按时过来进行透析了。就这样,让这些原本就在血透室忙碌的白衣天使们又多了个使命——抗击疫情,血透逆行!

考虑到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免疫力本来就低下,医院毕竟是人员集中的场合。我们桦甸市中医院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院领导班子强有力地带领下,全院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把疫情风险降低到了最低程度。从一楼预检分诊体温检测到全体进入医院人员口罩的佩戴,直至全楼各处角落的卫生消杀不留死角,把防控疫情工作切实做到了极致,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放心来到中医院就医。我们精心地付出,众位患者及家属都看在眼里,他们自然也完全配合中医院的各项工作,从戴口罩到勤洗手等等,做到了认真防护。

这些天来,我院领导率领一部分医护人员冲锋在桦甸市防控一线,他们不畏惧风雪严寒,守护在诸多进出桦甸的路口,做好进出桦甸人员的体温测量乃至相关隔离举措。我们作为重点科室无法亲临一线,但我们本身留守在家的人员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对防疫工作大局最大的贡献。

早上6:50,血透室的灯就点亮了,透过玻璃门,远远就看到一群“蓝色精灵”在办公区域内快速地走动,认真整理核对各项资料、病人资料填写、挂管、预冲、个人防护措施准备……

7点30,血透室就开始了上午病人的体温预检,准备上机。由于血透室环境是聚集性治疗,一旦有人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在得知全国此次疫情初期,我们团队的姐妹们就对此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我院针对此次疫情制定的一系列防控工作方案,我们透析科在认真落实过程中,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省肾脏病质控中心、市卫生健康委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防控最新方法。自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我们透析科严格执行疫情管控的相关要求,积极进行各种防护工作。科室自行紧急购置额温检测枪后,我们认真对所有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保洁人员等逐个进行体温测量。繁忙的工作间隙,我们还拿出相关防疫文件读给以上相关人员听,做好疫情科学的防控宣传工作。每位进入血透室的患者和家属务必佩戴口罩,每位患者只允许一名家属陪护,并明确告知外来人员及发热人员不得护送病患,病患本人有发热或家属有发热情况应及时就诊上报告知,明确病因后才允许进入血透室,每班护士测量患者体温并记录。以上这样的内容,我们每天都要复述一次,尽管在进入医院时,病人们已经进行过一次预检分诊。

生命体征监测、穿刺点有无出血、定时巡视、膳食及疫情健康宣教、加热病人食物……4小时的透析时间里,我们几个小护士要不断重复以上工作。特别是两位90后小护士,虽然年龄不大,面对此次疫情工作的严峻形势,她们从没有畏难情绪出现。由于疫情期间交通不便,她们家离单位也比较远,打车常常成问题,她们往往需要比平时起得更早才行!此时仍然还属于冬天,所以她们常常要顶着月亮星星过来上班。

傍晚5点,最后一班病人终于透析完成。检查、消毒、洗手……完成以上流程,我们所有人终于可以下班回家了。

我们现在透析科一共有六名医护人员,患者四十二人,患者家属每天往返陪护十余人,经过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及家属的配合,自疫情爆发以来,以上所有人员无一人发热。而且,经过此次疫情的考验,患者和家属更加体谅了我们几名医护人员的不容易,形成了良好的医患氛围。

虽然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但我和所有医护人员的心情一样,身为一名白衣天使,我们都要无愧于身上这身制服的荣耀。那是使命担当的责任,那是大爱无疆的奉献。



编辑:邱爽

编审:李丽娜 

总编:于海蛟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