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要你平安回来
文/张萌萌
“媳妇儿,我报上名啦!我们医院驰援武汉的名单定了,我第一个报的名……”接到老公夹杂着激动和兴奋而专门打来的电话,我一下子愣住了,嘴里一时竟说不出一句鼓励和支持的话,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我爱人是一名主治医师,在桦甸市人民医院呼吸消化科工作;我是一名审计干部,在桦甸市审计局办公室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当看到全国各地医务人员为使命冲锋、与时间赛跑,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奔赴前线去救死扶伤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油然而生对他们的感激和敬意。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却左右为难起来……一边是亲情牵绊,一边是国家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审计干部,明知要讲政治、顾大局,义无反顾地支持他,但内心却是难以割舍。
记得大年初二那天,他被抽调到市医院新成立的发热门诊值班,身上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时刻都是临战状态。那时他曾经对我说:“也不知道我们医院什么时候可以参战,如果可以报名,我一定要去!”当时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心里想着:毕竟上级还没有通知,也不一定能去上,到时再说吧!
今天的一个“报喜”电话,彻底打消了我的侥幸心理。尽管我心里清楚,驰援武汉参加战“疫”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更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可作为妻子,看着每天那些不断变化的疫情数据,想到那些一线医务人员被感染甚至牺牲的新闻,再想想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我的心里从来没有这么矛盾过,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内心那份担心与牵挂。
晚上进了家门,气氛有些压抑——公公若有所思,婆婆愁容满面,8岁的女儿好像也觉察到了什么,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看来看去。我搂过女儿,故作轻松地对公公婆婆说:“爸、妈,你们不用担心,他是去工作的,家里有我呢。”婆婆看看我又看看他,哽咽着说:“儿子,真要去武汉吗?妈不放心,咱能不去吗?”女儿也似乎明白过来,哭着抱住他的脖子说:“不让爸爸走,不让爸爸走……”我转过头,强忍着泪水不看他。
他的眼中异常明亮,安慰大家说:“妈,不要担心,我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而已,您儿子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呢,只要做好防护,一定不会有问题的。”“宝宝,爸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回来了,到时候陪你一起出去玩好吗?”转过头来,他坚定地看着我说:“媳妇儿,你我都是共产党员,都在抗击疫情,只是岗位不同而已,如果我在这关键时刻不能挺身而出,这辈子我的良心都会不安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看着他那坚毅的眼神,我深深地被他那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所感动。对啊,平时总说共产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刻要冲在前面为人民服务,现在到了关键时刻怎么能不坚定呢?想到这里,我的心胸豁然开朗,心中默默地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必须要做他的坚强后盾,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绝不能在这紧要关头拖他的后腿!
这时,沉默许久的公公也很自豪地说:“我也曾是一名军人,参加过越南反击战,做为一名老党员,更加明白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若有战,召必回!’现在我老了,不能再去前线了,我的儿子能去武汉支援一线,这是咱们家的光荣,也是他作为医生的使命,就让他去吧!”
明知战“疫”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保护一己安全的“小家”与守护大众健康的“大家”之间,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觉悟和“医者父母心”的责任挺身而出,和所有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离别之际,本来有很多叮咛和嘱咐,却一句也说不出口,我只想替所有驰援武汉的英雄家属们说一句——家中有我,不必挂念!
我只要你平安回来!
编辑:邱爽
编审:李丽娜
总编:于海蛟